古代妾室除传宗接代职责外,还有另一重要作用?如今却为男人不齿
最早出现“三妻四妾”是在《金瓶梅》中:“至如三妻四妾,买笑言欢,又当别论。”
渐渐这个词语也在清朝的话本和戏剧中传播,所以就被民间使用了。
不过三妻四妾的故事可以追溯到春秋的齐灵公身上,当时齐灵公一直都不知道该选谁做皇后,三个女子他很难抉择。
丽人当前,他心中想,如果三个人都要就好了。
后来这件事情被一个大臣听到了,他就默默的记录了下来。
不管这个齐灵公是不是真的娶了三位皇后,反正“妾室”这一角色,始终伴随着古代封建社会的发展。
男权至高无上,而女性被视为附属物,而小妾作为男性权力的象征之一,是家庭社交和权力的象征,是家中人口兴旺的一种标志。
她们所起到的作用无非两点:
一是让内院显得人多有排面,服侍正妻起居,照料夫君生活,像个尊贵点的丫头;
二就是多生孩子,为家中绵延后嗣,说难听点,就是一个生育机器。
妾室存在的意义往往与男性的欲望紧密相连,这就导致她们当中的大多数人都没有人权,只是一个家庭、或者说是另一种性别的服务产品。
在封建王朝严格的等级制度下,妾室的地位极其低下,她们的生活充满了艰辛和不公,被生活生活推到了最边缘。
妾室能够出现的根本原因,还是基于当时女性地位卑微的社会大环境。
在氏族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的过程中,私有制和父权制逐渐确立,男性地位远高于女性;
但当时人群多数是以家庭为单位抱团生存,男性想要保证家族势力权益的争斗胜利,想要世代繁衍“递万世为君”就需要拥有婚姻,生育出足够的人口来充实权力。
他们在妻子的选择上要求是良配——中式婚姻历来讲究“门当户对”,在古代社会更是如此。
古代贵族男子娶妻,绝大多数不是“自由恋爱”,而是考虑身份、地位、权力等的联合,一定程度上说,两者之间是平等的。
婚后男方主外,承担着家族权势的责任;女方主内,负责家庭日常生活周转,同时需要生育后代,为家族增添人口。
不过在真正意义上的一夫一妻制度里,正妻虽然地位尊贵,但毕竟只有一人,基本难以满足大家世族的后嗣繁衍要求。
加上正妻需要处理家中琐事诸多,对丈夫的日常照料难免疏漏。
这就需要另一个角色,既有繁衍后嗣的能力,又能满足男性的生理需求,身份地位还不能越过高贵名门出身的正妻——
妾室应运而生。
最初,妾室的身份是陪嫁丫鬟,被称为"滕妾"。
先秦时期,媵妾制是一种陪嫁制度,当诸侯王娶妻时,正妻出嫁时就会带着她母家的未婚女子作为陪嫁,或是侄女或是姊妹,也会从其他再邀请同姓的女子作为陪嫁。
这些陪嫁的女子就是贵妾,根据与正妻之间的远近亲疏,她们的身份也有所区别。
仅仅因为血缘关系近,这些名门闺秀就这样沦落为世袭制度下的奴仆。她们天生地位卑微,一出生就失去作为女儿和姐妹的身份,只能成为妻妾附庸。
这种制度在周代尤为明显,贵族间一度形成了“一妻八妾”的格局;
随着时间的推移,妾室制度在不同朝代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以春秋时期为例,齐灵公就曾表达过同时拥有三个妻子的愿望,这被认为是"三妻四妾"概念的雏形。
唐宋时期,妾室制度更加普遍。
唐代诗人白居易就以频繁更换年轻妾室而闻名:他常常购买美女作为妾室,若几年内未能生育,便将其遣散或转赠他人,再购入新的妾室。
著名的宋代诗人苏轼,还曾在自己出远门的时候用小妾去换马匹,“我以白马易春娘可乎”。
这种说法在现代人的思维中,是很不能被接受的:一个成年人被随意买卖转赠,毫无人权可言;
但这种行为在封建社会中的上流社会并不罕见,当时的妾室在很多人眼中只是一种可随意处置的"物品"。
南唐时期的司空孙晟,就有过“肉屏风”的行为,他让小妾们拉手形成一个人做的墙来为他抵挡寒冷的东风,除了这个还有给他当椅子的,当茶几的,在他的眼里小妾根本不是人,和“工具”没有什么区别。
《水浒传》中也曾写到,当时张三和婆惜如胶似漆,街上的人都知道了,宋江半信不信,被问到时自己先说,“又不是我父母匹配的妻室。”
此书中的阎婆惜就是宋江买来的妾,并不是他的正妻,一个妾室就如同家里的一个摆设器具,只要能满足主人的使用要求,又有谁会额外在意她们呢?
既然为人妾室要受如此屈辱,为何女性不去嫁人做正头娘子,而要做人妾室呢?
其实不仅是妾室,整个女性群体的人生轨迹都已被父权社会生生划定,她们的命运可称得上消耗品。
和“娶妻”不同,妾室进门通常被称为“纳”,因为她们身份地位十分低下,平时的主要职责就是照顾正妻的日常起居,并在必要时代替正妻与丈夫同房。
说难听点就是“陪睡”“生娃”“伺候人”,所以“妾”的出身讲究不大,没有那么多的说法。
少数“贵妾”是父兄为了讨好上级或建立政治联盟,将女儿妹妹或自己的妾室送给对方。
秦朝时期,吕不韦就将自己的爱妾赵姬送给了质子嬴异人,随后赵姬诞下嬴政,也就是后来一统六国的秦始皇,而赵姬也成为皇太后,尽享荣华富贵;
但大多数为人妾室的女子,一生的轨迹都都与贫困和权力交易有关——部分妾室是因为家庭男性犯罪,跟着一起遭殃流放,原本的千金小姐为活命也只能屈身做妾;
其余的大部分妾室都是出身贫寒,有的是自幼丧父母,有的是家庭难以存活,于是她们就被当成一件物品买卖出去,为家庭增加价值——
《红楼梦》里,袭人就是因为“当日原是你们没饭吃,就剩我还值几两银子,若不叫你们卖,没有个看着老子娘饿死的理”,被母亲和兄长卖进了贾府。
当然袭人最初进贾府是做丫鬟,和妾室还不一样:
从社会地位层面来说,自然是做粗活丫鬟更为卑微,但从人性视角,为人妾室的苦楚更是无尽深渊:
封建社会,妻是合法婚姻的受益者,是丈夫的合法配偶,有合法的社会地位和法律地位。
但对于妾室来说,她们不但没有正妻那样的婚礼仪式,也得不到法律的任何保障,不能参与家庭事务,没有继承和财产权利,在家庭中没有任何地位。
——她们的身份本就是一场买卖交易换来的。
这场买卖买断了妾室们的尊严与自由,也买断了她们的所有人权。
妾室虽然听着比“丫鬟”好听点,但身份地位和丫鬟也不差什么,最多只能算半个主子,身份不尴不尬,既要满足男主人的生活琐事和性欲要求,也要服侍女主人的日常起居。
封建社会中的妻妾关系,并不是影视剧中那样和睦的“姐妹情深”或者“你死我活”,而是更像公司上下级关系:
正妻的实际权力很大,掌管着家中的财政大权,实际上是家中后院的“大老板”。
正妻有权决定妾室的去留,甚至有权决定妾室的生死;
碰上性情和顺的正妻,妾室的日子也许能轻松些,若像尤二姐那般摊上了王熙凤,那未来的日子想必是难以煎熬。
对于妾室来说,唯一的生存意义,也可以说唯一的生存筹码,就是生下孩子,完成自己为家族繁衍后嗣的生育任务。
然而生下孩子也不是想象中那样美好,由妾室所生的孩子也是男主人的血脉,但这些孩子只能是"庶子庶女",而妾室们也无法以母亲的身份抚养自己的孩子。
《红楼梦》里贾探春作为贾府最有气度的女儿之一,贾母对她很是疼爱,贾宝玉对这个妹妹也很是亲近;
但她作为妾室赵姨娘生的孩子,只能是“庶小姐”,只能管嫡母王夫人叫“母亲”,也只能管亲生母亲叫“姨娘”。
古代社会伦常所谓“女无贞洁,男无后”。
男性纳妾的最初目的,无非是为了生儿育女传宗接代,而如果小妾无法完成这一任务,那么后果将十分严重。
在《聊斋志异》中,一个名为潘金莲的女子,正是因为长期未育就沦落到了备受谩骂的下场。由此可以可见一斑,那个时代对女性唯一价值的肤浅和冷酷。
一旦失去了生育的价值,等待她们的将是无尽的绝望。
她们穷极一生也换不来丈夫和孩子半点的关心,只能在众人鄙夷异样的目光中慢慢凋零。
回望古代,我们会发现,小妾制度的存在和盛行,是中国几千年来压迫妇女、侵害两性平等的缩影,揭示了一个父权至上的封建社会对女性的漠视和践踏。
如今,随着社会的进步,任何形式的性别歧视都被视为不道德。
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实践两性平等,确保每一个人都能享有平等的权利,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基石。
2、本资源部分来源其他付费资源平台或互联网收集,如有侵权请联系及时处理。
蓝山资讯网 » 古代妾室除传宗接代职责外,还有另一重要作用?如今却为男人不齿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