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北约轰炸牺牲的记者许杏虎,如今在家乡享受何种待遇?

1999年5月8日,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突然遭到北约导弹袭击,年仅31岁的许杏虎和他的妻子朱颖永远留在了这片异国的土地。

这个来自江苏农村的年轻人,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仍然努力紧握着钢笔,想要记录下最真实的报道,他用生命诠释了新闻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

这样一位值得敬佩的英雄小伙,如今多年过去,在家乡享受着何种待遇?

(图1)


«——【·农村飞出来的“金凤凰”·】——»

1968年,许杏虎出生在江苏丹阳一个小村庄,父母都是地道农民,他上面还有哥哥姐姐,一家人生活的十分紧巴。

这样朴实的人家教出来的孩子格外懂事,他放学后也不跟同学们去玩,而是放下书包,帮着身体不好的叔叔收麦子、干粗活。

有时候干到天都黑了,才跑回家点灯熬油地继续写作业,或许是从小就知道读书的重要性,他学习格外刻苦,每天不干活的时候就是背书,雷打不动地三点一线。

(图2)


靠着这股子劲头,许杏虎真的成为了村里最早的一批大学生,考上了当时中国最好的语言学校之一的北京外国语大学。

能去北京上大学是多少人的梦想,父母省吃俭用也要从牙缝中给他省下学费、路费,但许杏虎却都没要,只背上简单的行囊踏上了北上求学的列车。

进入大学后,他见识到了更广阔的天地,却丝毫不为自己的窘迫而自卑,而是更加努力,尝试向大报社投稿,不仅挣下了稿费,还极大地丰富了实践经历。

(图3)


由于他学的是小语种塞尔维亚语,专业人比较少,当时国内的资料也比较匮乏,许杏虎却丝毫没有偏见,自己查阅文献,跑遍图书馆寻找相关书籍,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就这样,毕业时他凭借极强的专业素质,被光明日报收入麾下,成为了一名技能过硬的高水平人才,也正因如此,吸引到了当时报社内另一位优秀女记者朱颖的目光。

(图4)


通过几次在工作中的接触,朱颖觉得许杏虎工作认真负责、能力强让人佩服,而许杏虎也忍不住在心中赞叹朱颖的韧劲和拼搏精神。

他们互相给彼此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在这个前提下,认真展开了交往,1998年,这对俊男靓女领取了结婚证,事业上彼此加油,生活中相互照顾,堪称绝配。

可新婚生活还没过多久,战争发生了,而许杏虎和朱颖夫妇也接到了一个艰巨的任务。

(图5)


«——【·奔赴南斯拉夫·】——»

当时,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内部势力动荡,科索沃想要独立出去,双方爆发了不大不小的冲突,而美国借机登场。

它打着维护人权的旗号,向北约施压,对南斯拉夫进行轰炸,造成了大量平民伤亡,炮火充斥着这片土地。

而塞尔维亚语专业出身的许杏虎,在这样的前提下,主动要求奔赴战场,拿回最真实的报道。作为他的妻子,朱颖也义不容辞地决定一同奔赴,协助许杏虎完成任务。

(图6)


许杏虎顾不上自身安危,深入战地现场,下车拍照片,上车写稿子,冷静且有条不紊地完成着自己的每一项工作。

有一次他外出采访正巧碰上了北约的飞机,空袭炮弹就落在他的车辆附近,那一刻他耳边充斥着消音的刺痛,疯狂炸出的弹片几乎要把车辆打成筛子。

即便如此,许杏虎也没有丝毫退缩,足足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他埋头写下了90多篇准确、真实的报道,《住手!北约》、《多瑙河别为我哭泣》等文章引发了读者的广泛赞叹。

(图7)


同时帮助世界人民了解到南斯拉夫的真实战况,替那些无辜受难的南斯拉夫群众发出了止战的深切呼唤,为和平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然而这样一个英勇的记者,却同妻子朱颖,以及另一位优秀的新华社女记者邵云环,牺牲在了北约对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的炸弹袭击中,年仅31岁。

(图8)


«——【·故乡如今变化·】——»

事件发生后,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极大的震动,不敢相信北约居然会对驻扎在别国的使馆进行轰炸,这是完全的对国际准则的蔑视。

美国以及北约一句简单的“误炸”就可以抵消造成的伤害的话,那么世界民众的安全何在?世间的法理公正何在?

许杏虎夫妇的牺牲,唤醒了人们对于战争的反思,以及对和平的渴望,他们的离去是国际新闻界的重大损失。

(图9)


许杏虎烈士牺牲后,也被授予“人民好记者”的称号,魂归故里,在他的家乡江苏丹阳,将他故乡以及周边四村合一,命名为杏虎村。

进入杏虎村就能见到许杏虎、朱颖烈士纪念馆,青瓦白墙,馆内记载着他们的生平,以及曾经陪伴他们穿过枪林弹雨的笔记本、钢笔,仿佛那股力透纸背的力道跃然于眼前。

(图10)


如今二十多年过去,杏虎村的人民传承革命烈士的精神和力量,用自己的双手努力奋斗,追求美好生活,一手培育出闻名镇江的本土水蜜桃。

(图11)


在村领导的带领下,不断优化培育手段,村民们团结一心,群策群力,相继获得了“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a级”等高品质认证。

(图12)


除此之外,还发展了各种采摘园区,建立了集养殖、采摘、观光度假等综合性休闲农庄,村民们的日子也蒸蒸日上。

(图13)


每当桃花开放的季节,村民都不免想起曾经那个以血肉之躯奋斗在最前线的身影——他们的英雄许杏虎,而传承英雄精神并将其凝聚在发展建设上,他们还在寻找着最好的答案。

参考资料

(图14)


(图15)


1、本站目前拥有近 1000+ 精品资源,免费查看。
2、本资源部分来源其他付费资源平台或互联网收集,如有侵权请联系及时处理。
蓝山资讯网 » 1999年,北约轰炸牺牲的记者许杏虎,如今在家乡享受何种待遇?

发表评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