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国产625自行高炮:加特林枪炮的前世今生
武器行不行,既要看自身的品质也得看时代潮流。
同时代、同吨位,战列舰的科技含量、成本最低是航母的4倍。跟战列舰比,航母非常简陋,只不过是顶着大平板的船。但没办法,航母赶上了飞机的时代,成了海上新霸主,豪华的战列舰惨遭淘汰。
前一阵很红的203火炮明显是逆时代产物。现代陆军追求的是机动能力,轻量化甚至飞行化,203炮太大太笨重。现在也是大空军时代,203炮是大陆军的产物,这都不用多说了。
15式轻型坦克、飞行三蹦子、红箭73、卡车炮、新型钛合金迫击炮、箱式火箭炮......和重型兵器比都不贵,但符合时代潮流,所以都很红。
这方面的例子很多,但最典型的应该是:转管炮。
加特林转管机枪是最早的连发武器,之后出现了马克沁机枪。马克沁是最早的自动武器。加特林能连发但不自动,得靠手摇实现连发射击。马克沁是利用子弹发射药燃烧时产生的气体推动枪机实现连发射击。
加特林在中国最早被称为格林快炮。虽然是枪,但享受炮的待遇,因为体积大、笨重。相比之下马克沁更轻便,自动射击比手摇先进很多,射速也更快。随着马克沁这类自动武器的崛起,加特林也就被淘汰了。
但几十年以后,随着飞机的崛起,加特林也跟着满血复活。
飞机空战需要使用机炮。但普通机炮有个毛病:卡壳。因为它是利用发射药产生的气体实现连发射击,如果1颗子弹没响,发射药没燃烧,自动武器也就不自动了。而子弹不能保证100%击发,臭弹必然会遇到,卡壳必然会发生。
经常能看到机枪手打一会儿咔咔拽两下,退臭弹呢。
一战时期的飞机速度慢,机枪架在飞行员眼前,卡壳了还能伸手拽枪机柄退弹、上膛。到了二战、冷战,尤其是喷气机时代,卡壳几乎没法处理。空战的时候卡壳是很要命的事,又必然会发生,还没法处理。
这时候大家突然发现加特林的好处:不卡壳。
它靠旋转射击,和发射药没关系。子弹没击发,转过去的时候自动抽掉换下一发。而且随着技术的进步,加特林早已不需要手摇,也是自动武器了,靠电机自动旋转射击。不卡壳,对飞机的吸引力是致命的。
所以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起,美国的F104、F105、F4、F14、F15、F16、F18、F22还有A10、AC130甚至轰炸机,都使用上了加特林式转管机炮,著名的火神机关炮。
加特林首先在飞机上复活,然后又有了一些衍生品,架到车上就是自行高射炮。
火神自行转管高射炮也是比较出名的武器。
之后陆军、特种部队也觉得这玩意不错,又捡起了转管机枪,架到悍马车、巡逻艇、直升机上。
几乎同时反舰导弹开始崛起,军舰面临巨大的威胁,需要提高拦截实力,海军又相中了加特林。
防空导弹适合在中远距离拦截反舰导弹,近距离有点麻烦。因为防空导弹有点火、升空、转弯、寻找目标的过程,很慢。而某些反舰导弹末端能达到3倍音速。如果防空导弹在中远程没能拦住反舰导弹,单纯靠近程防空导弹拦截并不安全。
炮是指哪打哪,炮管指着反舰导弹,炮弹直接打过去,反应比近程导弹快得多。
而且导弹有个最小射程,发射出去得飞一段才能开始寻找目标。最小射程之内导弹是乱飞的,不能拦截目标。炮不一样,出膛就行,多近都能打。但普通的高射炮也有卡壳的风险,1根炮管的火力密度低,多安几门还非常麻烦,很难精密协调打击同一个目标。
这么一看加特林又很香了。
美国率先在军舰上安装了密集阵近程防空系统,核心还是火神机关炮。之后苏俄、中国也都开发了自己近程防御系统,都是转管炮。
作为军舰最后一道防御,不卡壳的优势也是无法拒绝的。N个炮管捆在一起,火力相当于好几门炮,但又只是1门炮,几根管同时指向同一目标,和多门炮指向1个目标比要精确很多,操作也简洁容易很多,没有可比性。
转管炮火力极其猛烈。
近程防御系统指向来袭导弹直接开火,反应非常快,瞬间打出一片弹幕,相当于打出一道金属围墙,火力非常猛。比近程防空导弹强。
055大驱的近防炮摆在舰艏,近程导弹摆在舰尾。而打仗的时候是舰艏迎敌,面对的威胁也最大。由此也能看出近防炮和近程导弹的地位。
现在转管炮在军舰上也非常吃香。
但美国的密集阵作为先行者是有瑕疵的,20mm的口径明显是小了,6管也不多。中国最新的1130近防炮11管、30mm口径,火力要强悍得多。
最近新型625加特林式防空炮入列的消息很火,东西肯定是好,但也得低调一些,毕竟国外几十年前就有了。
上面铺垫转管炮的优势,625炮自然都具备。作为陆军近程防空,拦截无人机、直升机、巡航导弹、制导炸弹、低空突防的战机,6管、25mm的口径,都是刚刚好,非常合理。
跟其他同类武器比,新炮的最大优点是:整合。
雷达、转管炮、近程防空导弹完全整合在一辆车上,1辆车就是1个完整的作战单元,自己开起来就能打。能用自己的雷达搜索,想用导弹用导弹,想用炮用炮。机动能力、速度都很可观,跟上坦克、战车,随时提供保护完全不是问题。空运、海军、陆运都会很方便。
小车、雷达、机炮、导弹整合得非常漂亮,造型简洁,运用起来必然非常舒适。
密集阵也是6管,只不过口径少了5mm,为什么说弱?因为密集阵是保护军舰的,军舰极其昂贵,理论上要不惜血本的保护。而军舰体积又很大,完全有条件安装更大更猛的近防炮。国产625炮是保护地面目标的......然后还得考虑机动能力。密集阵应该也完全可以更大更猛,但它没这么做,是个短板。625是个综合考量。性质不一样。
陆盾2000,专业的说法是要地防空,翻译过来是运动吃力。当然陆盾2000的7管30mm口径的威力要大不少。反正是各有用途吧。
95是4门25mm口径炮,625炮火力更猛烈。95是4门炮指向一个目标,625是1门炮6根管指向一个目标,精度更高。95每根炮管都得有单独的一套供弹系统,625是1套供弹系统。多一套系统会增加一套出故障的概率。单管炮还要面临卡壳的问题。
跟上一代95式自行高炮比,625炮有非常大的优势:更轻便、火力更猛、精度更高、可靠性更高。不过炮管的长度、炮弹装药量也是问题。95的射程应该更远一些。
总体来讲,625炮更适合现在这个无人机、制导炸弹泛滥,巡航导弹、直升机、战机低空突防以及陆军轻量化的时代。
35mm口径比25要大很多、很多,炮弹也不是一回事。09式双管35mm口径自行高炮,射程要远得多,使用的智能弹药相当于小导弹。625炮和它没有替代关系,各干各的。
转管枪炮火力猛,因为可以加很多的管。但也有一些三管机枪,射速比普通机枪高一些但又不是三倍。射速提高了,枪管发热受损程度降低了。代价是枪变大了,适合安装在车船上。
现在和未来是无人机、无人战车的时代。无人设备也要面临枪炮卡壳的问题,所以加特林还得有更大的发展前景。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