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岁吴阶平院士:最佳的养肾方法不是深蹲和提肛运动,建议了解

吴阶平,我国著名的泌尿外科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他不仅是中国现代泌尿外科的奠基人之一,更是中国现代医学史上的一座丰碑。他以卓越的学术成就、深厚的医者仁心和不懈的创新精神,推动了中国泌尿外科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吴阶平院士的一生,是献身医学、服务人民的一生,不少患者因为他精湛的医术而重获新生,其中就包括了来自北京的贺立新。

(图1)


2007年,35岁的贺立新是一名来自北京的初中教师,他平时最大的爱好就是健身。在他看来,自己身强体壮又年轻。所以平时碰上个感冒发烧,他都会选择靠身体免疫力撑过去,实在不行再选择吃药就医。

2007年3月10日,贺立新由于感冒一直没好,经常咽痛咳嗽。妻子劝他去医院看看,可他总推说自己身体扛得住。这天早晨,贺立新缓缓睁开眼,却感觉眼皮异常的沉重。他努力的睁开双眼,眼皮却怎么也撑不开,只留下一条小小的缝。贺立新连忙来到镜子前,这才发现自己的双眼肿胀不已。一想到这样自己根本无法正常上班,贺立新决定还是去医院看看。

医生根据他的主诉,为他开具了相应的检查。没一会儿,医生拿着检查报告单对贺立新说道:“贺先生,根据你的病史和各项检查结果来看,尿蛋白:+++,尿红细胞:++++,血肌酐:150 μmol/L,抗链球菌溶血素O滴度:升高。诊断为急性肾小球肾炎,可能是与您近期的链球菌感染有关。待会儿会给你开一些控制感染的抗生素和减轻水肿的利尿剂。平时多注意休息,定期复查就行了。”

(图2)


贺立新听后连连点头,他没想到一次普通的感冒发烧竟然还会引发肾炎。于是,回到家后的他一直按时用药。可一段时间过后,身体大为好转的贺立新就擅自将药停了,医生说的定时复查也被他抛之脑后。

6月12日,贺立新下课后立马直奔厕所。他习惯性的低头看了一眼,却发现今天的尿液与往常大不相同。只见尿液中漂浮着大量细密的泡沫,像是一层厚厚的白色啤酒泡沫。贺立新虽然感到疑惑,但还是按下了冲水键。可没想到,不少泡沫依然吸附在马桶壁上,久久不散。于是,他想着批改完学生作业后就去医院检查一番。

贺立新很快来到教师办公室,当他坐下习惯性的翘起二郎腿时,却发现自己的小腿和脚踝处比平时粗了至少一圈不止。贺立新惊奇地半脱下袜子,只见脚踝处被袜子勒出了一圈深深的印痕,皮肤绷的发亮发白。他尝试着按了一下脚踝,皮肤立马陷下去一个拇指大小的凹陷,过了好几秒才慢慢恢复原状。一丝不详的预感顿时从他的心中油然而生,贺立新二话不说,立马去了医院挂号检查。

(图3)


医生首先根据贺立新的主诉对他进行了详细的体格检查。查体发现,他的血压:158/102 mmHg,眼睑轻度水肿,双下肢中度凹陷性水肿。随后便给他开了血生化、尿常规、免疫学检查,肾脏超声等检查。

检查结果显示:尿蛋白:++++,尿红细胞:++,尿比重:1.015;肾功能:血肌酐:280 μmol/L,血尿素氮:15.6 mmol/L,远远高于正常范围,提示肾功能受损;估算肾小球滤过率:25 mL/min/1.73m²;肾脏B超:双肾体积缩小,皮质变薄,提示慢性肾脏病变。诊断为慢性肾小球肾炎。

贺立新看到检查结果后,眼神里写满了难以置信,震惊得嘴唇微微颤抖:“慢性肾小球肾炎?我记得我之前得过急性肾炎,可当时已经好了啊”医生耐心回答道:“是的,这正是问题所在。急性肾小球肾炎如果不得到充分的治疗和休息,可能会使得病情反复或持续,从而转为慢性。这是一种不可逆的疾病,但通过积极的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可以尽量延缓病情的进展。

(图4)


随后医生给贺立新开了相关的药物,并叮嘱了注意事项。回到家后,贺立新感到前所未有的迷茫,眼泪不停的在眼眶里打转,就这样静静地坐了很久。最终,他深吸了一口气,和家人坦白后,决定一起面对现实。

他每天都按时服用医生开具的药物,从不随意更改剂量或停药。此外,贺立新在饮食方面一直严格控制蛋白质和盐分的摄入量,减少肾脏负担。每天都会吃不少增加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来保持营养均衡。一改往日天天熬夜的习惯,尽量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

某一天,贺立新在网上查找有关慢性肾炎的恢复方法时,有一位资深肾病病友提到了经常做深蹲和提肛运动有助于恢复肾功能。于是贺立新每天早上都会缓缓下蹲,再慢慢站起,就这样一组接着一组,直到汗水沿着额头滑落。完成深蹲后,他又紧接着进行提肛运动,坚持每天至少做三十组深蹲和多次提肛运动。

(图5)


时间一晃而过,9月15日,贺立新再次坐在熟悉的候诊室里等待复查结果,心情紧张而期待。他原以为一直在严格按照医嘱生活,肯定能能够得到病情好转的消息。然而,当医生拿着最新的检查报告走进来时,贺心新的心顿时跌落谷底。

上面显示:血红蛋白:75 g/L,提示重度贫血;血肌酐:850 μmol/L,血尿素氮:28.6 mmol/L,各项数值不降反升。医生轻声说道:“贺先生,很遗憾地告诉你,你的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已经下降到8 mL/min/1.73m²,各项数据显示已经到了慢性肾衰竭的程度,需立即开始透析治疗,并评估是否适合肾移植。”

(图6)


贺立新感觉自己像是被一桶冰水从头浇下,他的嘴唇微微颤抖,无法立刻回应。医生耐心地解释了可能的原因,指出有时候即使严格遵守治疗计划,病情也可能因为不可控因素而恶化。贺立新听完之后脸色变得更加苍白,他再也绷不住内心的痛苦,悲痛欲绝地放声大哭。泪水如决堤的洪水般涌出,充满了绝望

哭声很快就吸引了隔壁的科室主任,他在得知了贺立新的情况后,也感到十分同情。并向他透露了著名的肾病专家吴阶平院士三日后会来医院开展知识讲座,可以去听一听,说不定能获取一些对肾病恢复有用的信息。贺立新听后,立马抹了一把眼泪,感激的点了点头。

(图7)


三天后,讲座如期举行,贺立新连忙问道:“究竟要如何养肾?我每天都做深蹲和提肛运动,为什么肾脏功能还是不行?”吴院士笑了笑回答道:“其实你们都走入误区了,很多人认为养肾就是要锻炼下肢,因此都会尝试深蹲和提肛运动,但如果让我说,比起这两项运动,我更建议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着3点,只要能坚持,保证肾病从此远离你!”

肾脏是我们身体中至关重要的器官,负责过滤血液中的废物、调节水分与电解质平衡、维持血压等多项功能。然而,由于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加上不良的生活习惯,肾脏健康常常受到忽视。要想远离肾脏疾病,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需要特别注意三个方面:休息、饮食和心态调节。

一:充足的休息与规律作息

休息是保持肾脏健康的基础,良好的作息习惯能够为肾脏提供充足的修复和恢复时间。长期熬夜、工作压力过大或频繁的身体劳累,会加重肾脏的负担。肾脏在夜间修复的能力最强,尤其是在晚上10点到2点之间,是肾脏自我修复的最佳时间。如果我们经常熬夜,肾脏的修复功能就会受到影响,长期以往容易导致肾脏衰竭。

(图8)


因此,保持规律的作息至关重要。每天保证7到8小时的睡眠,确保肾脏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自我修复,并且尽量避免作息不规律,尤其是不要熬夜或者睡眠不足。此外,日常生活中的休息时间也很重要。如果工作繁忙,要确保每隔一段时间就起来活动活动,缓解身体的疲劳,避免过度劳累造成的健康隐患。合理安排休息时间,不仅能帮助缓解身体压力,也能促进整体健康。

二:合理饮食与充足水分

饮食对肾脏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过度摄入高盐、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都会增加肾脏的负担。盐分摄入过多会导致体内水分滞留,从而加重肾脏的过滤工作,长时间下去可能导致肾脏功能的衰退。尤其是高盐饮食会引发高血压,而高血压是导致肾脏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我们在日常饮食中应尽量减少盐分的摄入,避免过咸的食物,如腌制品、快餐等。

同时,过量摄入动物蛋白,尤其是红肉,也容易增加肾脏的负担。相对而言,植物性食物更为温和,有助于减轻肾脏的压力。我们应该多吃一些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全谷物、水果等,这些食物不仅能帮助排毒,还能提高肾脏的健康水平。此外,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也是至关重要的。水是体内废物排泄的重要载体,足够的水分有助于肾脏的清洁和过滤功能,避免因缺水导致的肾结石等问题。

(图9)


三:保持积极心态与减压

情绪对健康的影响不可小觑。尤其是在现代社会,很多人面临着高压力的工作环境,情绪波动大、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频繁出现。这些负面情绪不仅影响心理健康,也会对肾脏产生不良影响。长期的压力和焦虑会刺激肾上腺分泌过多的应激激素,进而导致血压升高,增加肾脏的负担。与此同时,情绪波动也可能影响身体的免疫系统,使其失衡,进一步对肾脏健康构成威胁。

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态对肾脏的保护至关重要。我们可以通过冥想、深呼吸、瑜伽等方式来放松身心,减轻压力。此外,培养兴趣爱好,保持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朋友、家人保持良好的社交关系,也有助于缓解压力,提升整体幸福感。

总结来说,要远离肾脏疾病,除了常规的运动外,我们更应从生活方式的调整入手。充足的休息、健康的饮食以及良好的心理状态,是保证肾脏健康的关键。只有在生活的各个方面保持平衡,肾脏才能得到有效的保护,远离疾病的困扰。


1、本站目前拥有近 1000+ 精品资源,免费查看。
2、本资源部分来源其他付费资源平台或互联网收集,如有侵权请联系及时处理。
蓝山资讯网 » 94岁吴阶平院士:最佳的养肾方法不是深蹲和提肛运动,建议了解

发表评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