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喜丧”?有何标准?按照传统多少岁才算得上是“喜丧”?
办丧事参加葬礼还要乐乐呵呵的?
有家人亲戚离世了,是非常遗憾和悲伤的事情,身穿黑服装外套白色丧服,伴随着吹奏的哀乐声,亲人们回想逝者在世的记忆,面露难色掉泪哭泣。
然而,另有一种丧事却是用乐观的方式送人走,不能在葬礼上哭泣,要营造出积极轻松的气氛。难道不会对逝者不尊重吗?
为什么会有这种丧事?什么人才能这样办丧事?
在我们传统的观念里,身边人去世,不管是亲人也好亲戚也好,还是同学同事也好,人去世都是令人遗憾悲伤的事情。
死亡虽然是自然规律,每个人都要面对的,但每个人都害怕面对死亡,或发达或贫穷、或地位高地,走的每一步的不容易,拥有的也不一样,谁都不愿意早早离开这个世界。
丧事中的穿衣也非常有讲究,披麻戴孝,身穿深色素色的衣服,显得庄重肃穆又得体,肯定不能穿艳丽的衣服。
在葬礼上,我们都秉持着尊重的态度来纪念逝者,死者为大,在葬礼上笑嘻嘻的,肯定会被认为是不尊重。
逝者即将入土,送行的人难免会受不住痛哭流涕,在有些地方,也特别的重视和强调哭,哭的越狠越能说明对长辈的孝心。
然而,有一种丧葬形式并不会像这样进行,这种丧葬主题并非全都充满悲伤,那么这种丧葬形式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
这种丧葬形式并不多见,其名为办“喜丧”。最早见于清朝,在那个时候,人们对于生命,更多的是一种敬畏的态度。
那个时候的医术条件不高,人们的思想也相对迷信,认为人的命数都是由上天决定的。
如果一个人经常做坏事,那么旁人就会讲,你一定会遭报应的,而这个报应就是会发生不好的事。
人生前得病,遭受病痛的折磨离世,那么就要用传统的丧葬方式,悼念祭奠逝者。
如果这个人慢慢自然老去,没有病痛的折磨,那么就会被认为是上天的安排,上天没有让你遭苦难,所以后辈们就要对逝者表示尊敬。
要是有人说喜丧是违背传统,那就有点过了。可以说,喜丧更是对生命的尊敬,带着一种豁达的心态,并不是说不尊重逝者。
那么什么样的人去世才有资格办“喜丧”呢?
“俗有所谓喜丧者,则以死者之福寿兼备为可喜也”。能够办喜丧的人必须达到“福寿全归”的条件,条件缺一不可。
首先重要的条件之一,就是这个人要“全福”。什么意思呢?逝者有福气,是家里最为尊敬的长辈。
自古以来,家中不仅讲究家庭和睦,还讲究儿孙满堂。老人能带领好一家子过日子,和气说话互帮互助也不对着干,那么说明这个老人很有本事,能够经营好家庭。
一个人的家里子子孙孙多,那么必定会认为这家老人晚年会享清福,添福添寿。培养出众多子孙,也属老人的功劳最大。
第二个重要的条件就是,老人必须要高寿。
在古时候,医疗条件并不好,能长寿的人并不多,一般最高能活到60岁左右就已经算长寿了。
对于现在来说,时代和环境都变了,长寿的标准也高了,要达到80岁以上才算长寿。
如果一个人他英年早逝,那定不能办喜丧,也不合适用喜丧的方式送走他,这是对逝者极为不尊敬。
最后最重要的一点也就是“全终”。老人生前没有什么大病缠身,身体条件一直很硬朗,也不是因为什么灾难去世的。
我们都知道,人的身体机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弱,年龄越高,身体体格都不如年轻人了。
如果老人岁数大了,也没什么大病小疼,虽然走得慢反应的慢,还能自己做饭收拾家照顾好自己,老人能有这样的身体体格很让人佩服了,还不用子女更操心。
虽然高寿没病折磨,但要是某天出了意外而死,那也定不能不合适办“喜丧”。
“全福”、“全寿”、“全终”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哪个条件其实都很难做到,更别说全都具备了。
在古代时期,能全都达到这三个条件的屈指可数,能吃饱穿暖少劳累的都是名门望族有身份的人家,他们长寿的可能更多一点,才更有资格和机会办“喜丧”。
想来也是,老人一生德高望重,家庭子女不会争吵也不会做坏事,还有后代小辈绕膝,这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
到了老也没得什么大病,即使面对病灾也能淌过去,体格又好,到了老自己不用操心或者放心不下子女的事情。
这样的老人的一生可以说基本上很圆满了,子女也值得去为老人办“喜丧”。老人平淡的死去不是不值得人们哭泣,我们也可以平安喜乐的送老人走最后一程。
办“喜丧”或者参加的人更多的事很亲近的人,来的人都不会哭鼻子抹泪的,更多的是“庆幸”他晚年能够安心的离去。
“喜丧”也以喜为主,会穿上红色的衣服,丧葬大多也都是红色的装饰,请来的人也要吹奏欢快的歌曲。
结语
丧葬并不只是一个冷漠肃静的形式,也可以是一种更高意义上的解脱和喜事,不管哪种形式,都是为了缅怀和纪念逝者。
“喜丧”是一种特殊的丧葬形式,更多展现温暖的亲情、友情和对生命的敬意。
1、本站目前拥有近 1000+ 精品资源,免费查看。
2、本资源部分来源其他付费资源平台或互联网收集,如有侵权请联系及时处理。
蓝山资讯网 » 什么是“喜丧”?有何标准?按照传统多少岁才算得上是“喜丧”?
2、本资源部分来源其他付费资源平台或互联网收集,如有侵权请联系及时处理。
蓝山资讯网 » 什么是“喜丧”?有何标准?按照传统多少岁才算得上是“喜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