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中青赛总结:体教双向奔赴,两大难点亟待解决

(图1)



记者陈永报道 8月18日至19日,第二届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男子U15组和U13组全国总决赛决出了最终的决赛队伍,分别是U15组的山东泰山和广州恒大,以及U13组的河南星途和上海嘉定汇龙。两个组别的决赛将于今年9月和10月进行,赛制为主客场。


其它组别方面:男子U17组总决赛第一阶段即将开赛;男子U19组已经结束了两个阶段的比赛,随后还有两个阶段比赛;女子U18组已完赛,长春大众卓越、北京和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获得冠亚季军;女子U16组和女子U14组的第一阶段比赛结束,尚未进行第二阶段(16强赛)比赛。


中青赛最为关键的男子U15组和男子U13组比赛接近尾声,第二届中青赛的整体情况也全面呈现在我们面前。目前来看,在男子U13组层面,体教融合做得非常不错,比如12强中只有3支职业俱乐部梯队,其余则是社会青训机构、业余体校和校园球队,而在发展方向方面,社会青训机构和教育系统合作,校园足球则大多和青训机构合作,“双向奔赴”的体教融合模式初步展现了活力。


第二届中青赛也出现了很多动人的故事,及值得尊敬的球队。但从长远发展的角度看,地方预选赛和资金保障仍旧是中青赛面临的两大难点。


(图2)



(图3)


总体情况 规模更大,赛制稳定


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涵盖U8到U19年龄段的男子9个年龄段和女子8个年龄段,赛事其实有四种模式:


第一,U8到U12男女共10个年龄段为地方赛事,目前主要以校园足球赛事为主,不设置全国总决赛,条件成熟的省份可以设置省级总决赛;


第二,男子U13和男子U15分为地方预选赛和全国总决赛两个大阶段,这两个年龄段是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的核心年龄段。


第三,男子U17和女子U14、U16及U18为全国统一报名统一组织,其中男子U17组率先采取分区赛,然后进行总决赛,中国青少年女子足球运动主要是体制内模式,所以女子U14、U16和U18(双数年则是女子U13、U15和U17)的比赛为全国统一报名统一组织比赛。


男子U19组更类似职业俱乐部梯队比赛,参赛球队数量较少,采取的是升降级循环赛,更接近联赛性质,每支球队全年比赛超过20轮。


相比较前一年,第二届中青赛规模更大,各组别参赛球队数量、比赛数量明显增多。赛事全国总决赛阶段实际参赛球队数量达484支,参赛球员10685人,已进行1279场比赛,参赛球队和球员数量较上届,分别增加19.5%和11.4%。


中青赛真正的核心年龄段其实是男子U13组和男子U15组。首届中青赛,共有12个省市赛区组织U13组预选赛,9个省市赛区组织U15组预选赛;今年,组织U13组预选赛的省市赛区达到30个,共有280支球队、5816名球员参与其中;组织U15组预选赛的省市赛区则有31个,球队和球员数量分别为409支和8522名。


(图4)



主要特点 U15和U13出现分化


和首届中青赛不同的是,本届中青赛上,男子U13组和U15组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分化:男子U13组中职业梯队和校园球队之间的差距很小,大部分比赛都打得胶着甚至残酷,比如12强赛的18场比赛中, 10场打出平局或者一球定胜负的赛果。而U15组中,职业梯队和校园球队、梯队之间都出现了较大的实力差。


首届中青赛16强,男子U15组职业俱乐部梯队比例只有38%,本届中青赛12强,职业俱乐部占据了11席,仅有广州市第117中学一所学校代表队进入这个阶段。24强中,职业俱乐部梯队占比也达到了70%。


地方预选赛的情况更是如此:山东赛区男子U13预选赛,泰山U13仅名列第二,鲁能足校U13(山东泰山U13梯队二队)名列第五没有晋级总决赛,但山东赛区男子U15预选赛,山东泰山U15和山东泰山U14轻松包揽前两名,且动辄以8比0的比分结束比赛(按照规定比分达到8比0结束比赛)。


本届中青赛男子U13组12强的12球队,只有山东泰山和浙江两支中超俱乐部梯队,中甲俱乐部梯队只有上海嘉定汇龙一支,其余9支球队全部是业余体校、社会青训机构和校园足球球队。


值得注意的是,青训机构和校园足球展现出了“双向奔赴”的特点,社会青训机构主动介入校园足球,寻求更多优质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幸运星足球俱乐部和上海多个学校及幼儿园合作,此次更是以“上海师大”的名义参加中青赛;宜兴外国语背后是宜兴周铁久滕足球俱乐部主导,在今年的足校联盟杯上先后击败浙能绿城和山东泰山夺冠。


目前来看,社会青训机构在体教融合方面进展迅速,往往和当地教育系统进行深度合作,幸运星和周铁久滕便是如此,而诸如星辉青训学院、青岛追风少年、遵义嗨球等知名社会青训机构亦是如此。


校园足球为了弥补自身的教练资质短板,则选择和职业俱乐部及社会青训机构建立了密切的关系:深圳翠园长期和深圳足球俱乐部合作,西安高新二中引进了西安启拓足球俱乐部的教练资源。目前,很多学校都和青训机构建立了各种各样的合作关系。


(图5)



赛场掠影 那些人,那些故事


每次中青赛,都有很多故事。


最让人感动的是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二中U13队。果洛州海拔4000米左右,州府玛沁县有世界三大神山之一的阿尼玛沁雪山。玛沁二中先是获得了全州六县冠军,最后在西宁进行的全省比赛中夺冠获得中青赛总决赛资格。他们差点因为经费问题无法成行,副校长周宝加和主教练麦智老师东奔西走筹措无果,球队不得不一度放假,准备放弃此次总决赛。


此时,果洛足协领导连夜找到县长,县长了解到情况之后说:“一定要让孩子们走出去,经费我来想办法解决,如果县里解决不了,我自己出资也要让孩子们去,孩子是我们的希望。”最后,球队重新集结,从夏季牧场、大山、草原等地召集了十八名球员,其中还包括几名小学生,因为几个初中主力要留在夏季牧场干活,家长不放行。他们的服装和鞋子是赛场举办地沈阳的一个藏族创业青年文周赠送的,参赛服装则由沈阳当地的文化体育局提供。所有的爱心人士接力完成了这批孩子的中青赛之旅。


八一翱翔是一支纯粹的校园足球队,在男子U13组的12强赛中他们最终未能出线,但在这次比赛上,他们的表现其实足以让人震撼:首轮2比2战平山东泰山,遗憾地点球告负;第二轮输给了杀入八强的石家庄四十八中;第三轮面对杀入决赛的嘉定汇龙,他们再次2比2战平,再次点球告负。如果能够赢得这两场点球大战的话,他们将以小组第二的身份出线。


石家庄四十八中,是石家庄二中的初中部,前身是石家庄石门实验中学。在这次中青赛上,石家庄二中实验学校和石家庄四十八中派出了5支球队,U17A队和U17B队(U16队)参加男子U17组,U15A队和U15B队(U14队)参加男子U15组,U13队参加男子U15组,5支球队全部杀入总决赛。男子U17组总决赛尚未开赛,U15A杀入24强,U13队则杀入八强。一个6年级的中学学校,5支球队参赛全部杀入总决赛,让人震撼。


(图6)



一个更让人欣慰的故事是:石家庄四十八中U13队主教练孙俊龙是一名00后教练,也是石家庄二中的第一批校园足球运动员,如今大学归来反哺校园足球,球队唯一的助理教练王智豪是大三的学生,他是石家庄四十八中第一批校园足球运动员,如今利用假期和业余时间当“临时工”帮助师哥带队。


李广涵在第一届中青赛男子U13组中率领河南星途杀入四强,最终三四名决赛不敌浙江获得第四名。这一次,他再次带队参加中青赛男子U13组,这次他的身份是助理教练和翻译,主教练换成了外教沙里奇。再次回归中青赛的李广涵和他的球队最终杀入了决赛,半决赛击败的便是浙江,可谓是“成功复仇”。


在男子U13组上海嘉定汇龙和宜兴外国语的1/4决赛中,左后卫吴健伟肘关节脱位,但他坚持要踢完比赛,简单治疗后便带着护肘投入比赛,半决赛,他再次带着护肘参加比赛。最终,他和队友们晋级决赛。


每一次输球之后都是泪水:男子U13小组赛第二轮,深圳龙华文化体育发展中心2比3不敌宜兴外国语,孩子们几乎全哭了,刘鸿睿流着泪接受了采访,但主教练陈宇航和领队胡平乐则鼓励他们:“你们在0比2落后的情况下追到了2比2,你们做得非常好,不要哭,我为你们感到骄傲。站起来,与其伤心,不如反思和总结,争取进步”。半决赛浙江不敌河南星途,赛后浙江小球员也是泪流满面,有的孩子在地上哭着不起来,教练们纷纷安慰孩子,更有教练抱起了孩子:“是男子汉就站起来!”


青少年的足球,是纯粹的足球,第二届中青赛刚刚起步,而未来,将会有更多的孩子站在中青赛的赛场上,胜利与失败,喜悦与泪水,都是成长的过程。


(图7)



(图8)



对于中青赛而言,体系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中非常关键的便是男子U13组和男子U15组的地方预选赛。和首届中青赛相比,本届杯赛扩大了地方预选赛规模,今年,组织U13组预选赛的省市赛区达到30个,组织U15组预选赛的省市赛区则有31个,大大超过去年。不过,仍旧有部分省市赛区没有组织预选赛。


赛区数量扩大的背后,是地方预选赛的参赛球队质量的参差不齐:部分省份赛区的预选赛参赛球队水平差距巨大,而部分城市赛区的预选赛参赛球队数量更是严重不足。青岛市预选赛的U15组和U13组仅仅各自组织了4和5支队伍进行比赛,最终各自只有1支球队晋级总决赛,其它优秀的球队就没有了锻炼的机会,比如青岛U13晋级总决赛的是追风少年,而始终坚持青训的青岛海牛便没有了资格;广东赛区U13组和U15组各自组织了8支和10支球队,各自只有2支和3支球队晋级总决赛,恒大U13位居第三,无缘中青赛总决赛。


第二届中青赛的目标是男子U13组和U15组都有96支球队参赛,但因为地方预选赛组织得一般,最终未能达到应有的球队参赛数量。


当然,名额的分配始终是焦点及争议话题,本届中青赛的名额分配仍旧以赛区预选赛参赛球队的规模为主,但未来单一以规模定名额的模式肯定会引发更大的争议,也不符合赛事“竞技水平最高”的目标。就这点而言,未来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以男子U15组和U13组球队的情况为基础,男子U15组方面,建议12强球队或者24强球队直接晋级总决赛,如此可以避免像山东泰山U15在预选赛动辄8比0横扫(规则规定8比0比赛即完赛)的情况出现。普遍性的预选赛适合职业梯队和校园足球队差距不大的男子U13组别。


目前地方预选赛的另外一个关键点是校园球队积极性不足。这有多层次原因,一方面和重视相关,更重要的是校园球队不愿意在预选赛中和职业梯队对阵,有地方校足办就和地方足协协商,希望能有合理的措施给校园足球队相应的名额支持。


(图9)



即便是U13组的球队全部从预选赛中决出,未来各赛区的名额要综合考虑赛区青少年发展质量,比如以过去三年中青赛成绩为主进行综合计算,成绩较好的省市可以名额直接+1或者+2,这个名额动态流动,然后再结合赛区预选赛的规模(层级和参赛球队)综合赋予总决赛参赛名额。


但不管如何,中青赛最核心的就是参赛规模,而要想扩大参赛规模,地方预选赛便非常关键。那么,未来地方预选赛应该如何发展呢?


首先一个最基本的原则是:地方预选赛应该采取“联赛赛制”,即中国足协直属的市级足协应该采取“周末周赛制”的联赛体系,绝大部分条件较好的省级足协应该采取“多阶段的赛会制比赛”,这是为了符合“训练-比赛-总结-训练-比赛(提升)”的正常上升模式。只有部分地广人稀的省级足协可以采取一次性赛会制。


目前,市级预选赛可供选择的模式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模式,重庆模式。重庆组织的是“重庆市足球青训联赛”,由当地校园足球发展较好的学校参赛,预选赛+双循环联赛赛制,周末周赛制,2023赛季U13组14支球队,U14组16支球队。这个模式的关键点有两点:其一,不管学校和青训机构如何合作,参赛主题是学校,其二,没有严重的单一学校“掐尖”进而无敌的情况。重庆完善的竞赛体系,让他们在U13和U15组全部获得4个名额,也是第二届中青赛男子U15组和男子U13组唯二获得双4名额的地方赛区,另一个是河南。


第二种模式,上海模式。上海市组织的是青少年足球俱乐部联赛已举办第四届,学校、体校、社会青训机构和职业俱乐部梯队都可以报名参赛,分为男子普及、提高、精英和女子组,从8岁至17岁学龄段全覆盖,U13和U15对接中青赛。


第三种模式,北京模式。北京将几项赛事整合为一项赛事,其中总成绩直接和中青赛对接,而各自属性的球队决出各自属性队伍的名次,对接其它相应属性赛事的资格。


(图10)



第四种模式,综合以上各种模式,包括校园足球发展的需要。建议各个城市推出“双重赛事体系”,即周中周赛、主客场赛制的校园足球联赛,和周末周赛制的青少年(青训)足球联赛。其中,校园足球联赛(区县预选赛和市级总决赛)放在周中进行,符合条件的学校进行主客场比赛,这才是校园足球普及功能真正的体现:除了让更多的孩子踢球外,还可以让更多的孩子看球。目前,济南的校园足球联赛采取的便是周中周赛、主客场赛制,2023到2024年度将推广到区县预选赛,本年度试行的主客场赛制动辄数百名学生观看,最高近万名学生和家长观赛。


然后,遴选出一批优质的青少年足球队伍,包括职业梯队、社会青训机构球队、业余体校球队以及优秀的校园足球队伍,约12到16支球队(未来规模扩大可采取升降级制度),进行周末周赛制。以大连为例,可以遴选出大连人梯队(预计2支)、龙卷风梯队、东北路小学等不同性质的球队,至于学生的多重身份可以协商或者指定优先级,以学校为优先级。


如此,两大赛事并行不悖,既有校园足球的普及功能,也展现了青训的提升功能,既有周中赛事也有周末赛事,具体时间可以进行协调,如此可以为中青赛打下了极为坚实的基础。


可以这么说,目前中青赛预选赛规模不大、质量不高的核心原因,绝不是没有孩子踢球,而是地方的不重视、不支持和不作为。中青赛是国家重点倡导的中国足球的核心赛事,在2022年度首届中青赛之前,国家通过各种方式推动中青赛的举办,是国家层面的一个大工程,目前国家体育总局和中国足协也在全力推动这项赛事,但目前地方上大都不重视、不支持、不作为,第二届中青赛虽然规模更大,但距离理想中的中青赛,仍旧有较大的距离。


(图11)



(图12)



在上一部分中,我们介绍了中青赛出现的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地方政府和足协对地方青少年足球发展的不重视、不支持和不作为。实际上,不仅仅是中青赛预选赛,在重视和支持方面,有以下几点需要实质性的改变:


其一,为了进一步提升校园足球参加中青赛的积极性,教育部门应该制定相应的支持政策,包括学校校园足球发展的评价体系,参加中青赛与否和中青赛的战绩应该是一个重要的标准。


其二,以中青赛、中国足协青少年足球锦标赛等国家级主要的青少年赛事为基础,各地有必要建立对职业俱乐部青训、社会青训和校园足球的扶持政策,比如,对青训机构按照一定标准进行评级(动态评定),其中一项重要标准便是参加中青赛与否及中青赛成绩,进而对青训机构实施不同的激励政策。


举个简单的例子,今年青少年足球赛事,嘉定汇龙表现极为出色:中青赛男子U13组,他们杀入决赛;中青赛男子U15组杀入八强并获得第6;中青赛男子U17组,他们杀入总决赛,总决赛第一阶段8月24日开赛;中国足协青少年足球锦标赛职业俱乐部组,U17联赛,他们在先是在21支球队中杀入16强,随后在16支球队中杀入8强,关键的生死战,他们2比0击败了武汉三镇。这样的一支以青训起家的俱乐部,目前一线队(中甲)遭遇了困境,很可能面临退出,且不论嘉定汇龙是否继续参加联赛,嘉定汇龙如此出色的青训是必须要保持的,这就需要上海市和嘉定区合理的扶持政策了。


嘉定汇龙的青训已经做了10年了,他们的努力和进步,我们必须要看在眼里,这样热爱足球、为中国足球默默做着贡献的俱乐部,如果不能被重视,不能被尊重,不能被支持,中国足球的希望又在哪里呢?


(图13)



中青赛的第二个核心问题:资金缺口呈现扩大趋势。


到第二届中青赛男子U13和U15总决赛开赛时,第一届中青赛的相关费用仍未完全支付。综合各方的消息显示,第一届中青赛就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资金缺口。


第二届中青赛,国家体育总局和中国足球发展基金会的投入达到了3500万,但中青赛最重要的赞助商蒙牛却选择了退出。第二届中青赛参赛规模更大,尤其是地方预选赛也有相应的资金支持,这意味着第二届中青赛的资金缺口更大。第二届中青赛目前仍旧缺失教育部门的相关经费,这是下一届中青需要尽快填补的。


中青赛作为国家重点推广的赛事项目,理应受到各方高度的重视。实际上,青少年代表着未来,如此规模庞大的赛事即便完全从市场的角度出发也有很大的商业价值。在这方面,国家层面、总局、中国足协及各方都应该予以积极的引导。


地方预选赛方面,有关人士也告诉记者:“地方赛事经费应该设置专款账户,除中青赛办公室下拨的经费之外,地方体育系统和地方教育系统应共同出资,特别是教育经费方面应该有中青赛经费,另一方面,也鼓励社会积极参与,如此,地方预选赛的核心问题便迎刃而解。设立专款账户的另一个目的是便于督查。”


(图14)


1、本站目前拥有近 1000+ 精品资源,免费查看。
2、本资源部分来源其他付费资源平台或互联网收集,如有侵权请联系及时处理。
蓝山资讯网 » 第二届中青赛总结:体教双向奔赴,两大难点亟待解决

发表评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