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华的担心是对的,海清事件内幕被揭开,难怪网友评论会一边倒
2021年,张桂梅校长被评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同年她在人民大会堂被授予“七一勋章”。
便是在那一年,无数国人才知晓张校长与她一手创办的“华坪女高”。
而今年,海清以张校长为原型翻拍电影《我本是高山》。
脱胎自“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的故事,这部电影可谓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哪怕只是将其纪录片式的陈述出来,都可以感动一大片观众。
可实际上,该电影连点映都没结束,就招致了一边倒的骂声。
在无数观众连片的骂声中,连央视出马都不管用了。
电影《我本是高山》到底有何争议?又为何口碑会崩塌得如此严重呢?
11月24日,电影《我本是高山》上映。
该电影首日票房成绩不俗,然而观众观影后的评价却是毁誉参半。
有人认为从电影中看到了张桂梅校长的伟大与坚持;
看到了山区女孩如杂草般坚韧、旺盛的生命力。
但是也有很大一部分人从电影院出来时是带着失望与愤怒的。
失望制作方拿着这样好的一个题材,却没有拍出它的精髓。
作为一部伟大女性题材的电影,却处处透露出对女性的轻视;
甚至这部电影还将张桂梅校长的初心“魔改”“矮化”。
给张老师胡乱添加的感情戏、张老师对怀孕女教师的不喜;
男女实习教师来这里,最后只有男老师坚持了下来。
这些匪夷所思的情节令观众愤怒。
有观众看完电影后评论“张老师离人民很近,影视圈离人民很远”。
他们认为连饭都吃不上的女孩子们,学习的最大阻碍是贪慕虚荣、想去网吧玩乐?
未成年可能就会被拿去换彩礼的女孩子会有心情在女校早恋?
农村母亲会因为心气不顺就酗酒家暴?
这些都是让观众给出差评的理由,让他们由衷地愤怒;
这份愤怒在张老师点映礼不作评价、沉着脸退场时达到顶峰。
张老师自己的故事被拿去拍成了电影。
但是制作人们好像并没有发自内心地认可它,只是把它当成一个爆款大IP来理解。
连从华坪女高走出来的学生都说:“这扭曲了张老师的信仰。”
事件发酵,舆论愈演愈烈。
当然,其中不乏一些过激网友的谩骂和有心之人的浑水摸鱼。
近年来,只要涉及女性议题,言论总是不可避免地走向极端。
然而真正导致双方矛盾激化、势如水火的却是《我本是高山》的编剧袁媛的一篇文章。
她将目前电影的舆情,反对电影的声音;
与阻止电影中女孩子们上学的势力类比,将网友打成了反派一方。
还非常大胆地说出:“你奶奶我生来就是高山。”
这番言论无疑是给这本就混乱的局势更添了一把火。
哪怕她后面清醒了,知道不对,及时删掉微博;
但网上的骂战已经进行到白热化的地步。
随后,中国电影报道也就此事作出回应。
他先是指出了编剧的回应是不妥的。
然而,下一段笔锋一转,猜测这是一场挑起性别对立的阴谋论。
不能说话这个猜测完全不对,但是《我本是高山》的剧本本身就有缺陷这也是事实。
站在一个普通观众的角度来说,对张老师敬仰,想去看一部女性题材的电影;
但走进电影院却发现有挂羊头卖狗肉的嫌疑,生气不是应该的吗?
于是六公主的发声不仅没有让网友理智回归,更是激起了他们的逆反心理。
当戏外的热闹比戏里还多时,剧情如何其实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
至此,《我本是高山》的口碑滑向深渊,彻底崩盘。
电影《我本是高山》的舆论氛围之所以能走到如今这么焦灼的地步;
与电影本身的三宗罪脱不了干系。
电影中有这样一个情节设置:
村里一个适龄女孩到了年龄却没有来上学;
张老师为了了解原因走访到了她们家里。
小女孩有明显被家暴的痕迹,而她的母亲衣着破破烂烂;
浑身酒气,烂醉如泥地躺倒在地上。
原来是丈夫离世加上生活重担。
母亲为了逃避现实,选择借酒浇愁,喝醉了一不顺心还会打闺女。
最终,张老师“救赎”了这名可怜的女孩,“骂醒”了酗酒的母亲;
还为母亲找到了一份可以糊口的工作。
电影想通过这个情节写出张老师的无私、善良、伟大。
这样设置本没有问题,如果它不是一个真实故事改编的话。
这段剧情在张老师的纪录片里也有着墨,“酗酒”的原型是父亲而非母亲。
父亲酗酒,还会家暴女孩和母亲,小女孩被父亲从小打到大。
母亲忍受不了这样的生活,不想女儿一直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选择了离婚改嫁。
但女孩的抚养权却被判给了父亲。
即使这样,她爸也从来没有给过她生活费,女孩的一切生活开支依然是由母亲承担。
母亲做的已经是一个农村妇女能做到的极限了。
然而这样一个伟大的,爱孩子的母亲,却在电影里被魔化成了一个酗酒家暴的人;
原本担任这个角色的父亲则被一笔写死,美美隐身。
实在不理解这个情节的改编到底有什么作用?
只是为了让张老师在拯救女孩的同时顺手救一下母亲吗?
原型中直面强权打击,不放弃女儿的母亲不是更符合真善美形象、更能展现女性力量吗?
张老师站上“时代楷模”的领奖台时,主持人问她:是什么一直支撑她走到了现在?
张老师亲口回答说:“是共产党员的信仰,是对党的承诺!”
当然,在纪录片里我们也能看到,除此之外,对万千无书可读的山区女孩的痛心;
想要改变女孩命运的决心,也是支撑她在这条荆棘之路上行走的动力。
但是在电影中却被矮化成了为悼念亡夫、逃避现实的无奈之举。
建立学校,靠的是对亡夫的思念;坚持不住时,脑海里闪回的也是亡夫的身影。
且不说感情线加得有多么突兀,对亡夫的过分描写;
完全将张桂梅老师的“大爱”扭曲成了“小爱”。
很难想象,靠着对亡夫的深情,就能将万千女孩送出大山。
编剧真的觉得这个论点能站得住脚吗?
制片方想当然地把女孩们不读书的原因理解成了流连网吧、逃课逛街。
殊不知这些女孩不是不想读书,而是不能读书。
大山深处,人民的思想难免愚昧。
重男轻女思想根深蒂固,再加上家庭贫困;
女孩子不是拥有无限可能,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自由人。
而是家里的必要劳动力,弟弟妹妹的保姆,甚至是交换彩礼的商品。
经济贫困、家庭氛围、重男轻女像一座座大山一样,压得她们喘不过气来。
但是电影却说她们可能虚荣、逃课、早恋。
被张老师骂醒才能专注在学业上。
她们就是她们自己,不是衬托张老师的附庸。
电影以自己狭隘的观点,否定了女孩子们改变命运的决心。
制片方捧着这样好的一个故事,却把它拍成了三流之作,简直就是暴殄天物。
仔细一看,《我本是高山》的出品方之一,赫然是海清控股的谦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海清自己砸钱投资出品,想将《我本是高山》捧成她除了《隐入尘烟》之外的第二代表作。
为此,她还特地去山区待了一段时间,也经常去找张桂梅老师聊天、请教;
这些都是拍成了花絮,成为电影前期大力宣传的内容。
海清想让观众觉得她在人物模仿上下了苦工的。
然而实际上她只是在扮丑、扮憔悴,将张老师的外表学了个十成十;
精神内核是一点也没有学到。
画虎画皮难画骨,她越是努力钻营,越是在剧本导演上大做手脚;
越是与这部电影想表达的本质背道而驰。
影帝刘德华之前就公开说过,他很担心有些题材他不拍就没人拍。
越是名气大,他就越会斟酌着选剧本。
因为他担心某些烂片,借助了他的名气营利,会扰乱市场。
但海清作为演员,颇具影响力,却实在给人物传记电影抹了黑。
作为出品方,手握如此好的题材,却拍得这样不尽如人意;
不禁让人怀疑这部电影是否只是一场投资行为,商业运作。
观众作为观影者,有权利评价一部电影的好与坏。
其对《我本是高山》一边倒的评价,更是反映了观众对电影真实性的追求。
都说“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但若是一味地追求“高”,反而会丢掉生活本来的“真”。
这也提醒了电影创作者们,要以更加谨慎的态度对待原型事件,保持对事实的尊重。
1、本站目前拥有近 1000+ 精品资源,免费查看。
2、本资源部分来源其他付费资源平台或互联网收集,如有侵权请联系及时处理。
蓝山资讯网 » 刘德华的担心是对的,海清事件内幕被揭开,难怪网友评论会一边倒
2、本资源部分来源其他付费资源平台或互联网收集,如有侵权请联系及时处理。
蓝山资讯网 » 刘德华的担心是对的,海清事件内幕被揭开,难怪网友评论会一边倒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