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发生战争,什么食物能储存超过10年?内行人揭晓答案
战争,是人类文明诞生至今永恒不变的一个话题。战争一旦发生,不仅战场尸横遍野、大地满目疮痍,普通老百姓更是流离失所、民不聊生。在这样的极端情况下,普通人首先要面临的就是食物供应中断的问题。而若连基本的温饱都难以保证,你我也更容易在战火中沦为“炮灰”。
现在打开手机,咱们总能看到某处又爆发冲突、某国与他国的战争白热化的新闻,更甚者还常有“大师”现身预言某处将爆发战争——这无疑给广大老百姓带来了不少焦虑。那么,我们不妨让假设成真,看看如果真的发生了战争,咱们该囤些啥货?到底哪些食物才能储存超过10年,成为真正的“末日储备粮”呢?
![(图1) (图1)](/uploads/allimg/20250207/1-25020G04029214.jpg)
“科技与狠活”加持的“永生食品”
要说什么吃的不容易坏,那首先浮现在咱们脑海的肯定是罐头。
正在读这篇文章的你,如果家乡比较靠北方,那么你的童年记忆中一定有逢年过节必送、生病难受必吃的“黄桃罐头”。
当时的人们喜欢把黄桃罐头当作礼品互相赠送,原因除了它确实味道甜美、老少咸宜之外,大家最看重的,还得是它的长保质期。毕竟,当时我国经济还不是特别发达,对食物的储存手段还比较有限。
![(图2) (图2)](/uploads/allimg/20250207/1-25020G04029325.jpg)
如今,罐头的生产制造技术不断发展,市面上除了常见的水果罐头、午餐肉罐头之外,还出现了其他许多各式各样的罐头。例如蔬菜罐头、沙拉罐头等,皆可开罐即食,还方便携带。
试想一下,如果真的发生战争,咱们的住所肯定难以保住了,同时还要面对停水停电的困境。在这样颠沛流离的环境下,如果事先储存了各类罐头,那么在一段时间内,咱们还是可以享受到营养全面、口味丰富的食物。
![(图3) (图3)](/uploads/allimg/20250207/1-25020G04029296.jpg)
有人可能会担心,总吃罐头,会不会引发疾病?罐头到底是不是“科技与狠活”,当中加了很多防腐剂和添加剂,才能长久保鲜呢?
事实并非如此,罐头能长久保鲜的秘诀,在于利用高温加热消灭食品细菌,并使罐头内部产生真空环境,这样一来就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自然也就能达到防腐的目的,还是比较健康的。
目前市面上的肉类罐头,保质期通常在3到5年左右,但如果使用镀锡钢罐并严格灭菌,罐头的保质期还能更长。例如,在2015年,新西兰就发现了一批生产于1900年的羊肉罐头,一百年过去,它们在检测后仍然符合安全标准。
![(图4) (图4)](/uploads/allimg/20250207/1-25020G04029425.jpg)
除了罐头以外,经过类似杀菌处理过程的食物同样拥有很长时间的保质期。例如通过超低温脱水技术处理后的蔬菜、肉类,就可保存25年以上。日本常见的防灾食品“阿尔法米”就采用了类似工艺,不仅大大延长了其保质期,更是实现了加水加热后口感与口味的高还原。
而例如中国90式压缩干粮的军用压缩饼干,则是通过去除水分、添加抗氧化剂的工艺处理,保质期同样长达20年。
可以说,在现代食品加工工艺的加持下,有不少食品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永生”。
![(图5) (图5)](/uploads/allimg/20250207/1-25020G04029242.jpg)
干燥加密封,至少存10年
1972年,我国长沙马王堆汉墓曾出土了一批埋藏2000多年的稻谷。虽然千年过去,但这些稻谷却并没有化为尘土,反而还保持了高度可辨认的完整形态。这就得益于墓葬构造对空气的隔绝,使氧气和湿气无法影响稻谷,其上的微生物难以生存活动,也就延长了稻谷的寿命。
这说明,想要长期保存主食,干燥与密封就是核心。
![(图6) (图6)](/uploads/allimg/20250207/1-25020G0402cT.jpg)
根据科学家的实验,例如大米、小麦、玉米等干燥谷物,在严格密封(如真空包装或充氮罐装)且湿度低于10%的条件下,至少可保存10-15年。日本某防灾仓库中就曾发现已经保存30年的真空大米,被发现时仍然可以食用。
而普通家庭常用塑料袋存放大米,由于没有隔绝氧气,还容易受潮,也就容易生虫,保质期只有一两年左右。
![(图7) (图7)](/uploads/allimg/20250207/1-25020G04029120.jpg)
看到这里,你应该知道怎么保存家里的大米最好了:找个专门放米的干净容器,例如玻璃罐、米缸,不用米时将其密封;如果家里有条件的,还可以把大米放入密封袋,再用真空泵把空气抽干。这样一来,你家大米也能“一传传三代”。
除了上述谷物之外,黄豆、黑豆、扁豆等豆类也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且天然就比谷物更耐储存。有新闻报道表示:美国犹他州的摩门教徒长期储备豆类,部分家庭仓库中的豆子甚至在存放20年后仍能发芽。
![(图8) (图8)](/uploads/allimg/20250207/1-25020G0402b01.jpg)
脂肪和糖,“时间胶囊”
还有什么食物能长时间储存呢?让咱们从谜面上找答案:食物会腐烂,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微生物的活动会分解食物的各种成分,而无论是现代科技“罐头”,还是古老的智慧腌菜、腌肉,其能让食物长期不坏的关键都在杀菌、抑菌上。
因此,如果有什么食物天然就存在抑菌成分,那么它自然也能保存很长时间。
蜂蜜就是这样一种食物。它含有高浓度的糖分和天然的抑菌成分,只要在保存时避免水分混入,就几乎可以“无限期”存放。考古学家曾经在埃及的法老墓中发现一罐距今3000多年的蜂蜜随葬品,竟然至今仍未变质。
![(图9) (图9)](/uploads/allimg/20250207/1-25020G0402c07.jpg)
而白砂糖和盐则本身就不易腐败,还能用来腌制其他食物。二战期间,欧洲不少家庭就有囤糖块、囤盐砖的习惯,因为它们不仅可以用来当作调味品,还能用来给伤口消毒和给新鲜肉、菜做防腐处理。
除此之外,你可能有所不知的是,其实油脂在经过处理后也能保存很长时间。例如猪油、牛油等动物脂肪,经过高温熬制后密封保存,就可保存10年以上。
![(图10) (图10)](/uploads/allimg/20250207/1-25020G0402c31.jpg)
总结
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战争时期,食物无论对于上战场的士兵,还是寻常老百姓,都是生存中最为关键的一环。史书中也已经记载了无数次由于战争而导致的饥荒。例如《后汉书》中就记载了黄巾起义后军阀混战导致的“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甚至是“人相食啖,白骨委积”。
那么,咱们老百姓有没有可能在战争中也能吃好呢?这篇文章应该给了你“囤货清单”了:提供多样营养的脱水蔬菜和罐头、基本主食谷物豆类、高能量储备脂肪与糖分……有了这些,你少说在10年内都不会被饿死。不过,咱们还是希望世界和平——这些知识,无论身处何地的人,永远都用不上!
![(图11) (图11)](/uploads/allimg/20250207/1-25020G04030O2.jpg)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