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新装备参战,快和塔利班同水平了,宁可凑合也不买中国武器?
人们常说,战场是检验军队和武器战斗力的最佳场所,但若等到实际开战才暴露出种种问题和缺陷,那显然是“黄花菜都凉了”,部队的日常训练和各类新装备的研发与列装工作,就是和平年代的重中之重。这场仍在持续的俄乌冲突,就让我们再度深刻认识到了这一点。
从俄罗斯国内媒体日前发布的报道来看,战斗在乌克兰战场上的俄军一线部队,获得了一款可快速提供曲射火力支援的“新型装备”,即自行迫击炮。然而仔细一看便可发现,这种所谓的“新型装备”充满了弄弄的“凑合”味道,其是已在俄军服役几十年之久的两款老装备的混合体,即在MTLB装甲运兵车的车顶上架设一门2B9速射迫击炮后的产物……
显然,这是俄罗斯人“简单粗暴”思维模式的又一次体现。把迫击炮直接架在装甲车的车顶上,与车身并不相连,弹药箱和炮手也都在车顶上,且根本没有火控系统与自动或半自动装弹机等。严格来说,这根本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将火炮、装填系统、火控系统和载具底盘进行整合后的自行迫击炮,倒是和昔日的阿富汗塔利班武装搞出的各种武装皮卡有一拼,如在皮卡车上安装机枪、机炮、火箭弹发射器和迫击炮等。
可能很多人会说,这恰恰体现出俄罗斯人对现有装备的“灵活运用”,即所谓的“能解决问题就行”。但反过来看,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无奈的凑合?何尝不体现出武器研发与列装工作的空白和滞后?毕竟对于一个极为重视军队建设的国家来说,其只会尽最大可能地为本国军队提供最先进和强大的武器,部队在战场上搞出的“土法应急武器”越少,就越说明该国军队的装备体系是尤为完善的。
放到乌克兰战场上的俄军来看,其装备的身管类直射火炮很多,且自行化程度不低,但在一线部队尤为依赖的曲射支援火力方面,俄罗斯的中小口径迫击炮的自行化水平却不够高。平心而论,2B9系列82毫米口径迫击炮的性能很不错,尤其是该炮的速射能力很强,可在短时间内快速射击多发炮弹,为一线部队提供及时且效果明显的掩护与火力支援。但这样一款诞生于上世纪70年代的迫击炮,却迟迟没有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上车”,着实令人感到意外。
要知道在中国这里,我们早已装备了多款采用不同底盘的82毫米口径自行迫击炮。从小巧的“山猫”8x8轮式全地形车,到“猛士”4x4越野车,均有搭载迫击炮的相关型号。尤其是采用“猛士”越野车底盘的82毫米车载速射迫击炮,即PCP-001型。因其采用4发弹匣供弹,战斗射速高达40发,且采用了先进而精确的火控系统,单车即可轰平一大片区域,故被国内军迷戏称为“火力覆盖快乐车”。这种“随停随打,打完就跑”的快速反应装备,早已大量列装解放军各部队,让它们随时都能在短时间内向目标倾泻炮弹。
可以说,中国的82毫米自行迫击炮在信息化、自动化和作战效能方面,远优于俄军把迫击炮夹到装甲车车顶而来的产物,二者几乎是两个时代的东西。当然了,俄罗斯也不是没开开发过与PCP-001相似的产物,如将82毫米口径迫击炮与“台风”轮式装甲车结合而成的2S41型自行迫击炮。只可惜,受制于资金不足和优先度相对靠后,大有潜力的2S41至今都未能完成全部测试并列装部队。于是乎,战场上的俄军就只能继续以“MTLB装甲车+2B9迫击炮”这一“怪胎”凑合着打……
说真的,俄罗斯从中国这里买几样亟需的武器装备,其实一点都不丢人,这是任何国家都可能会做的事情。宁可让部队凑合,也不愿花点钱追求最大效率的战斗力,才是最不该有的思想。估计这场俄乌冲突结束后,部分俄军高层将领终究会认识到这一点。
2、本资源部分来源其他付费资源平台或互联网收集,如有侵权请联系及时处理。
蓝山资讯网 » 俄军新装备参战,快和塔利班同水平了,宁可凑合也不买中国武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