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要告别“地上河”了?22年输沙入海32.5亿吨,下游变深3.1米
众所周知,黄河作为我们伟大的母亲河,可在过去的几千年里,百姓在受益于黄河养育的同时,也深受其害。
据相关数据统计,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因黄河决堤引发的洪灾达到了1500次。可以说,黄河流域的发展史,简直就是一部与洪水抗争的生存史。
而解决黄河的悬河问题,更是困扰了各界专家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些专家终于找到了最有效的办法,也就是调水调沙冲刷河床。
黄河之所以成为悬河,关键在于大量泥沙从上游冲刷而下,在中下游沉积。单纯依靠堤坝很难遏制洪水,也无法根治淤积。为治理黄河,中国历代采取了多种措施。
早在4000多年前,大禹就曾对黄河进行治理。根据推测,大禹治水可能是从黄河进入黄土高原的积石山开始的。
因为这里是黄土最容易崩塌进入河中,也最易于疏通的地方。他组织民众挖掘沟渠,疏导河水,防止泛滥。通过不懈努力,终于治理了黄河的泛滥,使人民免受水患之苦。
此后数千年间,黄河泛滥频繁,决堤引发洪灾高达1500多次。历代治黄都采取挖掘沟渠、堆筑堤坝等传统的治理方式。
为防洪泛滥,人们在河道两岸修建了高大的堤坝,但这只是治标不治本。堤坝越高,河床也越高,从而形成“地上河”。
据统计,黄河每年携带泥沙约16亿吨,其中12亿吨流入海口,4亿吨沉积在下游河床。如今河南开封黄河河床比城市还高出10米。这样不仅无法根本遏制泛滥,还增加了堤防溃坝的危险性。
可能有人会说,难道就不能把沙挖走吗。首先,这个工作量十分庞大,就拿天鲲号这样的重器来说,每年大概都挖取5000多万立方米,按照一立方米湿泥沙1.6~1.7吨进行换算,最大年挖沙量也仅为8935.2万吨。
也就是说,如果想要将下游泥沙全部挖走,需要调度四艘天鲲号同时运作,并且还需要一年时间。但大家有没有想过,黄河下游每年都会有4亿吨新的泥沙。
另外,黄河内的泥沙大多数都没有什么实用价值,毕竟他们无法作用于农业用地,也不适合工业建筑材料。
试想一下,哪怕能把泥沙挖出来,又要运到哪里呢?再者就是这种想法治标不治本,所以解决这个问题难度相当大。
直到20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对黄河展开了新的科学治理。一是进行调水调沙,通过改变上游的调水方式,冲刷河床沉积,疏通河道,清除淤积。
二是在黄土高原开展大规模的植树造林,增加植被覆盖,减少水土流失入河。三是开展北部绿化改良和黄土坡移山填沟等措施,减少泥沙入河。通过这些措施,黄河泥沙淤积问题得到显著缓解。
不仅如此,黄河上的水坝建设对黄河调水调沙工作发挥着关键作用。2001年小浪底水库的建成使用,使这项工作真正走上了正轨。
要知道,小浪底水库位于黄河干流的最后一个峡谷出口处,它控制着黄河流域91%的水量和几乎全部的泥沙。小浪底水库就像一道巨大的水闸,可以按需调节放行洪水和泥沙的比例。
调水调沙的第一步,就是在洪水季节适时打开小浪底等水库的闸门,形成人工调配的洪水。这些精心调控的洪水冲击力很强,可以带动大量淤积在水库和河道中的泥沙快速流向下游。
与上游水库的调水配合,下游河道也进行了全面的治理。采用爆破、机械清淤等各种手段疏通河道,清除河床和两岸的淤积泥沙,防止其阻塞水流。
同时,通过修建河岸护坡、种植固岸植被等水利工程措施加固河岸,防止泥沙侵蚀两岸,减轻泥沙淤积对河道的损害。
然而,使这项工作得以成功的最关键一招,要数“束水冲沙”了。这一招的具体做法是,在河道的特定范围内集中水流,形成高速的人工泄洪,用水流的强大冲刷力冲击河床底部的泥沙,迫使大量泥沙下移或悬浮,然后被水流带离河道。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快速降低河床高度,极大地增加黄河的洪水过境能力和泄洪通道。要实现“束水冲沙”,还需要配合逐步收窄河道,在洪水期间暂时性增大河道的水量。
其实,这一思路早在明朝时就由治黄专家潘季驯提出,但当时的物质技术条件不足,难以实践。如今,依托小浪底等新建水库的调水作用,这一招终于可以系统实施。正如冲洗马桶时集中水流产生强力虹吸作用,黄河也开始采用类似的办法疏浚河道。
据相关数据显示,黄河下游某河段的流量在调水调沙的作用下,从原来的1500立方米/秒提升到了5000立方米/秒,导致河床大幅下降,河道的泄洪输沙能力也相应增加。
经过22年的持续科学调度,每年黄河可以清除的泥沙量约达到1.5亿吨,相当于黄河年平均输沙量的十分之一。
这使黄河河床总体下降了3.1米,部分河段的淤积问题得到明显缓解。可以说,调水调沙的实施为治理当代黄河走上了正确的道路,解决了这条母亲河多年来“河床抬高”的顽疾。
值得一提的是,“束流冲砂”被认为是百年来治理黄河最有效的办法之一。它不仅极大缓解了下游河道的淤积压力,也使黄河的防洪标准和过河能力都得到了提升。
在三峡工程给予的水量缓冲条件下,这项冲砂办法预计还将持续进行较长时间,让黄河的河床越来越深,过河能力也将随之不断增强。
未来几年内,黄河下游淤积问题有望基本得到控制。与三峡工程的协同效应是这个历史性突破的关键所在。两大流域的联动调控,启示我们要从更宏观的视角谋划水利工程,这是应对未来挑战的重要途径。
2、本资源部分来源其他付费资源平台或互联网收集,如有侵权请联系及时处理。
蓝山资讯网 » 黄河要告别“地上河”了?22年输沙入海32.5亿吨,下游变深3.1米
发表评论